第826章(第1/2页)
章节报错
她又不是为当表亲的免费傅母而来到南越。陛下都给开创万系的绝妙之机,她又怎能不为自己长久打算:“孤的目的是让赵佗的子孙当众王位禅让给我。”
至于这禅让是自愿的还是被迫自愿的,那很重要吗?反正在名分得不留把柄,至少装出开开心心的模样。
义纵露出了然的笑容。
当天夜里,一份有毒的糕点送进南越王宫,即使是有熟练的巫医进行抢救,南越王仍催吐催没了半条命。
“孤如项王驻垓下,兵少食尽。”缓过神的南越王胸口仍在隐隐作痛。
巫医调了浓稠的药膏给主君服下,这是一种南方特有的麻醉剂,少食镇痛,豪饮毙命。
南越王的近臣闻言,嘴里泛苦的同时又不免好奇如今的处境因何而起:“迫使霸王军壁垓下者,高祖也。殿下今日莫不是在……”
“慎言,慎言。”南越王在对方的胆子大到喊出那人名前赶紧制止:“若无陛下的皇恩浩荡,我一父辈排位靠后的宗室子能继承王位?”
话虽如此,但众人又非纯粹的傻子,当然明白身世不显又没有任何出众德行的南越王是怎么当上一国之主的。
论正统,赵佗的太子没有绝嗣,而且其正妃还是安阳王之女。
安阳王无子,且因瓯雒承袭古蜀,保留了丝母系余晖,所以将女儿许给赵佗的太子也有合并越地的远大志向。至于是南越夺舍瓯雒,还是瓯雒篡位南越,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不过现实却是瓯雒出身的太子妃媚珠英年早逝,赵佗的太子也没活过超长待机的阿翁。
躲在宫里慢慢发疯的这几天里,南越王也想了很多。
他想大父的太孙,也就是太子赵仲始的嫡长子赵眜为何在赵佗死后便“下落不明”。
之所以用“下落不明”这等模糊说法是因他们没在居室的废墟里找到太孙的遗体,所以在“不想别人觉得我有觊觎王位之心,从而将居室被炸的嫌疑安在我头上”的诡谲心里下,无论是“姗姗来迟”的昌平大长公主还是赵家的子孙都一致断定太孙“失踪”。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但是在迎回正统的太孙前,找个代王处理国政也是很合理的。
也是出于这种考量,不少人都怀疑大汉布局已久,提前救走了生死未卜的赵眛并以此威胁南越的统治。
而比赵眛的生死未卜更炸裂的是赵眛的次子被赵眛送去大汉避灾。
是的,你没听错。
赵眛的次子在爆炸的前一日被赵眛送去大汉避灾,原因是赵眛担心赵佗死后,吕嘉会联合宗室谋朝篡位,灭了他赵眛满门。
这一结论一经问世便震惊南越,连带着与南越接壤的长沙国都疯狂吃瓜。
但你要说赵眛他脑子抽风胡思乱想吧!但凡是个正常人都觉得赵眛担心得在理。
原因无他。
因为赵佗他太能生也太能活了。
活到能给赵眛撑腰的父母与外王父都接连gg。
活到吕嘉的王外孙都长大成人,开始与重臣交错联姻。
一旦赵佗蹬腿离去,吕嘉把赵眛废掉的可能性高达百分之九十九——因为吕嘉不仅有着可以上位的王子婿和王外孙,甚至已给赵眜生下长子的侧妃也是吕嘉的孙女。
赵眛的想法很简单,把次子送去大汉,一旦自己夺权失败便借此恶心吕嘉等人,一旦自己夺权成功便舍了这个在汉的儿子,无论是立吕氏女的长子还是以后再生其他儿子,都能争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然而赵眛想得很美,但却忘了刘瑞不是npc,更不会按他的想法采取行动。
赵眛:我要恶心吕嘉。
刘瑞:你两都死。
于是在赵眜以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时,一声爆炸宣告了赵佗的死亡,同时也震碎南越的脆弱平静。
至于为何宣称赵眜只是失踪而非死亡,甚至要派人抢走赵眛的遗体,同样是为掌控南越设了一道精妙的保险——因为无法确认赵眜已经死亡,所以在接下来的王位传递里,南越王都只是“代王”、“摄政王”,而非正统的受封藩王。关中可以只承认南越“代王”的权柄而非正统地位,同样可以借此敲打南越赵家。
承认赵眜已死——南越王宫的爆炸是不是你干的?
想当正统越王——你真是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畜生。
当然也有脑子灵活的想过南越王宫的爆炸案是刘瑞干的,甚至在上层圈里已经流传着“汉皇干掉南越太孙”的可怕传闻。
但是这事儿能公开吗?
不能。
不仅不能,而且大汉也有一套符合逻辑的说辞——“杀了赵眛对我有什么好处?如果我想掌控南越,大可以等吕嘉叛乱,然后扶赵眜的次子登基为王。”
要知道,赵眜的次子才五岁大,而昌平大长公主又是他名义上的表姨。
汉皇为安稳南越局势而派有南越血统的昌平大长公主前来辅政……
这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