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比两轮马车更多的重物,而且奔走如飞,行动自如,乘客也不会感觉到剧烈的震动。

“听起来和真的一样!”狄仁杰暗想,他早就听说过大将军有巧思,善制攻伐之器,比如军中新式投石机便是他最早造出来的,并且在攻伐高句丽和百济的战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新式的水轮船也让他叹为观止。但和四轮马车的图纸比起来,水轮船的结构就简单多了。狄仁杰可以通过水轮船的图纸想象出大概船只的构造,以及运行的原理;而这个四轮马车就不一样了,他在上面看到了许多从未见过的部件和结构,而根本不明白这些从未见过的玩意是干什么用的。

“马车?”高文露出了一丝苦笑:“这恐怕只有请狄相公您多等会了!”

“怎么说?中途出现了麻烦?”狄仁杰笑道:“无妨,这个和漕船不一样,只是让你们试着建造,即便不成,也不怪你们!”

“确实遇到了不少麻烦!”高文叹了口气:“狄相公,我们做的东西要价很高,这我自己也承认,”他边说边把两只成对的银杯斟满酒。“不过我敢跟您保证,整个洛阳再找不到手艺能跟我们家比的人。您若是不信,大可把洛阳每一家手艺铺子都走过一遍,自己比较比较,甚至连长安的工匠们都算上也可以!这么说吧,假如我们造不出这马车,您在别的地方也造不出来!”

“是吗?”狄仁杰拿起酒杯,笑了起来,他已经很熟悉这个年轻人了,他发现在谦逊有礼的外表下,高文是一个极其骄傲的年轻人,尤其是在他的手艺领域更是如此,他坚信自家的店铺没有造不出来的东西,当然,这种骄傲也不是没理由的,狄仁杰不止一次亲眼看到在高文的双手下,钢铁、青铜、金、银就好像有生命力一样随意变形为他想要的形状,简直是一种艺术。

四轮马车

“当然!”高文用极为肯定的语气答道:“这么说吧!小人不知道您这四轮马车的图纸是从哪儿来的,不过这绘图之人当真是鲁班再世,墨翟复生,这图纸上有诸多机巧之处,若非后面有文字解释,否则小人即使琢磨一辈子也未必能明白其中的奥妙!”说到这里,他拱了拱手:“狄相公请随小人来!”

“好!”狄仁杰放下酒杯,随高文走过侧门,穿越一个狭长的庭院,进入宽敞的石堆高顶房屋,看得出这屋子过去应该是用来做谷仓的,不过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钣金车间,即使在门外也能听到阵阵铁锤敲打的声响。刚刚走进门,一股热气便铺面而来,让狄仁杰觉得自己仿佛要步入火龙口中。青石地板上有四座熊熊燃烧的锻炉,空气里充溢着烟硝和硫磺的臭味。铁匠们根本没有在意狄仁杰的出现,他们只来得及抹抹额际汗珠,便又继续挥舞铁锤和钳子,打着赤膊的学徒则努力鼓动风炉。

“所有的零件都是这里打制的!”高文不得不大声叫喊,以避免被锻打声淹没:“然后运到后院拼装,依照图纸的要求,整个底座几乎都要用好铁打制,这确实比木头的更坚固耐用,也更轻,但打制的费用也贵多了。真的,如果不是从图纸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我真的有些不情愿制造这种马车,太贵了,一辆车子就要两三百贯,足够做十二三辆两轮马车了!”

“一开始总要贵些吧?后面做的多了自然就便宜了!”狄仁杰一边说话,一边加快脚步,他的额头上已经满是黄豆大小的汗珠,两人穿过谷仓,又拐了个弯,进入一个僻静的偏院,院子里有一个竹棚,地上摆放着各色各样的零件,已经依稀可以看到一个四轮马车底盘的雏形。

“您看,就是这个!”高文指了指地上的四轮车底盘:“这就是我们店铺两个多月的心血!”

狄仁杰看了看那四轮车,觉得也没有什么特异之处,问道:“你们花费了两三百贯,只得了这个?我看上去也没有什么希奇的嘛?”

“狄相公您请看!”高文笑了两声,上前提起那四轮车底盘前面的一根铁杆,便拉着在院子里绕了一圈,只见其转弯灵便,高文也没有废什么气力,狄仁杰看出了些许门道,不由得咦了一声。

“如何?狄相公?”高文放下铁杆,笑道:“您要不要来试试!”

“好!”狄仁杰接过铁杆,拉着那车底盘转了一圈,果然那车除了刚开始要废些气力,后面动起来之后便十分省力,而且转弯时也不用废什么气力,他低头看了一会儿下面的车轴:“你们这车轴好生奇怪,竟然是分成两截的!”

“狄相公好眼力!”高文笑道:“这车辆最大的妙处便是在这车轴上,与寻常的牛车马车比起来,这车可以兼具其长,而无其短!”

原来中国古代的畜力车辆也有两轮、四轮,但以两轮车为主,尤其是载人的客运车,几乎都是二轮车。究其原因很简单,中国古代的四轮畜力车的前后车轮的车轴是固定在车架上的,而四轮车要顺利转向时应该是前面的两个轮子先转向,然后后面的两个轮子后转向,这种动作固定在车架上的四轮车是无法做到的。中国古代四轮车辆如果要转向,那就只能通过牲畜生拉硬拽,扭动车轮来转向,极为不便。而两轮车转向就简单多了,只需要前面的拉力转向,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