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第1/2页)
章节报错
“接着往下说吧。”
“接下来就说到银子了,我们倒没有挣到多少。”
他们两家,加起来一共动用了五百万两银子。
这笔银子在这场战役中,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先是通过张献,拿一百万两银子做的抵押,和宋墨从常平仓借出的一百万石粮食。
之后拆借给车九明林掌柜莫掌柜等人的一百多万两,还有最后粮食价格打下来后,暗中吃进外地粮商抛售的粮食时,都是用的这笔银子。
银子进进出出的,最终还是维持在原来的数目。
“这个没挣到是正常的,整个南阳,损失的银子其实就是豫州粮商商会最初的八十万两应急钱。”
“嗯。这八十万两是到了外地粮商的手中,他们失去了粮食,分得了八十多万两银子,总的来说,亏了一半多。”
“剩下的一百二十万石粮食,谢湛一系吃进了五十万石左右。”
“流入南阳老百姓之手的粮食大概是六十万石左右。这些粮食,大概能让他们吃两个月这样。”
最后的十多万石粮食,是这段时间消耗掉了。
“数目都对上了。”
可以说,这一局,他们辽嵇联盟赢麻了。
老百姓也赢了,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买到了一大笔粮食。
谢湛一系,跟在他们屁股后面,也赢了。
输的是豫州粮商商会,以及运粮前来南阳的外地粮商们。
而南阳一役,本就是吕颂梨在替张献解决赈灾问题的同时,替她爹捞功劳,好换取刺史之位所做的努力。其政治意义,是无法用钱粮来衡量的。
伍仁和鲁巍对视一眼,同时朝嵇无银抱拳,“嵇叔,恭喜恭喜。”
二一添作五,他们嵇氏和辽东商会每一方能分到九十万石粮食这样。
“你小子,同喜同喜。”
双方相视而笑。
对吕颂梨,嵇无银是真心叹服了。
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
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厉害,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他们接着商议,最终他们决定由嵇无银和鲁巍带着一百万石粮食回辽东郡。
这会时间已经到了十一月份,目前老百姓手中的粮大概能吃两个月这样,他们打算留下八十万石粮食,差不多能让南阳维持到明年夏粮下来。
而伍仁和嵇大少继续留在南阳。
伍仁本就是带人出来开店铺设商路的,之前是打算将青州作为第一站,但南阳这边需要人,他就过来这边了。
现在南阳老百姓对嵇氏商号和辽东商会很有好感,这么好的群众基础,不利用起来就太可惜了。故而,他打算在南阳将辽东商会的铺子开起来。
嵇大少留下,是要完成扫尾工作。
毕竟之前陶逊等人是因为嵇氏的邀请,才逗留南阳的,嵇氏父子不可能一点交待都不给,就双双走人。
然后,这一百万石粮食,得分两次运走。
决定一下,他们就联系林山了。
林山帮外地粮商将粮食运到南阳后,为了避免他们的纠缠,带着船队离开了洛阳港口,暂避风头。
不过他没走远,嵇氏一联系,他就带着船队返回洛阳了。
回去请功
洛阳码头
林山将船队开了回来,一一停靠好。
他们漕帮的船,准备帮嵇氏和辽东商会运粮回辽东郡。
这段时间,南阳斗法斗得厉害,他带着船队去了近处的港口避了下风头,省得被纠缠。
因为有吕颂梨的承诺在先,他拒绝了各地粮商替他们拉粮回去的要求。
对于林山来说,反正钱也不会少挣,何必那么劳心劳力呢?
所以,这段时间,他们整支船队的人都得到了充分的休息。
如今嵇大秀伍仁等人一招呼,他就带船队回来了。
因为要运粮回辽东郡,这一日,辽嵇联盟面向南阳招收了一大批力工,帮助他们将粮食运到码头搬到船上。
有活干,就有工钱可拿,被选上的都乐呵呵的。加上南阳老百姓们对他们的感激,一个个干活都卖力得很。
“嵇氏分号一下子运走那么多粮食,以后会不会没有平价粮卖了?”有人担心平价粮会变没了。
“这位兄弟,你放心好了,我听说,嵇氏分号的粮仓里堆满了粮食,平价粮管够。”
“那就好。”
其实整个南阳一百几十万人口,每天消耗的粮食大概在一万石左右,他们留的粮食要吃到夏粮下来,是有点不够的。但是别的地方到了来年三四月份青黄不接的时候,一样会因粮食紧缺而过得紧巴巴的。
老百姓们都很善良,加上伍仁等人出手引导舆论了,他们也知道嵇氏分号卖的平价粮在南阳不赚钱,对方将粮食运到别的地方赚钱,他们也是能理解并接受。
绝大多数老百姓们算不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