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节(第1/2页)
章节报错
朱允炆看着解缙、黄子澄等人,眨了眨眼,怎么滴,自己少要点钱,他们还不愿意了?
“皇上,建报恩寺,所耗必然不低,臣提议,可先行勘察,给出方案……”
郑赐见状,生怕朱允炆再说十万两,连忙又造了一个坡,用眼神示意朱允炆:皇上啊,这个坡不陡,只要您点个头,嗯,啊,喊两声就没问题了,剩下的事交给我们去办。
朱允炆揉了揉眉头,说道:“既然你们如此好意,那朕若是不退一步,也不太好。”
郑赐、解缙等人松了一口气。
朱允炆开口道:“那户部便拨付二十万两吧,就这些,一文钱都不需要多。至于建造图纸与规格,朕会亲自绘制,到时候工部研判是否可行。若可行,便做初步筹备。”
“皇上,请三思啊。”
解缙、郑赐、黄子澄等人连忙喊道。
朱允炆摆了摆手,道:“二十万两足够了,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事要上奏?”
官员见状,一个个面面相觑,也不好再说什么。
皇上自己挖的坑,掉下去也怪不得别人。
礼部尚书陈迪出班,手持笏板道:“皇上,六月六日高考将近,然主考官尚无指定,还请皇上选定主考官,也好安排高考事宜。”
朱允炆微微点头,道:“礼部可有推荐?”
陈迪肃然道:“礼部侍郎兼侍读学士董伦,精通经史子集,身负大才,可为主考官。”
朱允炆微微点了点头,道:“这样吧,以董伦为主考官,以太常少卿高逊志、国子监祭酒杨士奇为副考官。至于批阅方面,则安排翰林学士方孝孺、侍讲学士姚广孝、国子监祭酒杨士奇三人统筹,具体批阅官员,以礼部、吏部中选入。”
“皇上圣明。”
陈迪施礼,退至一旁。
“即无其他事情,那便退朝吧。”
朱允炆起身,百官施礼,齐呼万岁。
坤宁宫。
马恩慧难以置信地看着朱允炆,然后伸出手,用手背感知着朱允炆的额头,皱眉道:“不热啊,怎么还说起胡话来了。”
朱允炆抬手,握着马恩慧的手,认真地说道:“朕很清醒。”
马恩慧看着朱允炆,微微摇了摇头,道:“皇上是如何想的,二十万两,如何都不可能建造起报恩寺,难道说,这报恩寺,很小?”
朱允炆严肃地说道:“报恩寺存放无数忠魂骨,小的话,岂不是为世人笑话?朕心中的报恩寺,无论是规格,还是规模,都应为天下第一等。”
马恩慧脸色更难看了。
规模越大,规格越高,那意味着耗费钱粮的数量越多。
“可是皇上,为什么只要了二十万两?若按皇上构想,纵二百万两也不够吧?”
马恩慧苦涩地说道。
朱允炆点了点头,道:“想要完工,没有十年之力,是不太可能的。至于耗费钱粮,少说也要三百万两,若加上其他布置,总耗费大致在四百万两左右。”
历史上的报恩寺,是朱棣为纪念明太祖和马皇后而建,动用工匠十万余,耗费钱粮二百五十万两、金钱百万,耗时十九年兴建而成。
那时候工匠强制征调,管吃管住就行了,可现在朱允炆正在提升工匠待遇,又准备废掉轮班匠,想要征用匠人,只能拿钱招人,所耗银钱自会大幅增长。
马恩慧叹了一口气,便向外走去。
朱允炆不解地问道:“皇后要去何处?”
马恩慧头也不回,只留下一声无奈:“家里要没钱了,本后去织造赚钱……”
国王与海贼感情破裂了
三佛齐,旧港。
梁道明带人巡视着边界,身后匆匆有人跑了过来,禀告道:“国王,郑伯回来了。”
“终于来了!”
梁道明欣喜不已,当即安排副手继续巡视,自己带人赶回国王府。
郑伯见到梁道明,便打算行礼,却被梁道明扶了起来,道:“我们在外旅居,哪里有这些礼数,快点入座,说说,澎湖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
连日来,旧港可是跑来了不少逃命的海贼,但始终不见陈祖义等人,这让梁道明有些不安。
郑伯脸上浮现出了一抹笑意,道:“国王,陈祖义恐怕再无力抢劫了。”
“哦?仔细讲来。”
梁道明期待地看着郑伯。
郑伯喝了一口茶,道:“陈祖义想要吃掉郑和的水师船队,夺下大福船,彻底控制南洋。可大明的水师船队已然十分厉害,就那带领船队的郑和,有勇有谋,手下将士更是凶猛无比。臣观大明水师战力,南洋已无敌手。”
“竟是如此强大?”
梁道明深吸了一口气。
郑伯叹息道:“陈祖义也算是海上霸王,横行无忌,好勇斗狠,从不曾落败。但在郑和手下,竟毫无反抗之力。虽然他动用了二百船只与五千余海贼,但还是被彻底打败,过程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