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了捏拳头,鄂尔泰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亲卫。虽然这亲卫并不是蒙古人,而是和自己一样的满人,可在禀报这消息的时候却没有丝毫不悦,反而流露出如释重负的欣喜。

见到这一幕,鄂尔泰心头的怒火强压了下去,他缓缓坐回椅子,看着面前的亲卫和颜悦色道:“起来吧,地上凉。”

“谢王爷。”那亲卫磕了个头这才爬起身来。

“这消息从哪传来的?”

“回王爷的话,是刚从南边传来的,小的听说后担心王爷还不知道就马上过来禀报了。”亲卫如此回答道。

鄂尔泰点点头,又问:“外面的情况如何?听了这个消息后大家有什么反应?”

那亲卫顿时一愣,很快就明白了鄂尔泰的意思。

“王爷不必担忧,其实大伙早就想着过安生日子了,眼下的大清君不君臣不臣的,我们这些做奴才的嘴上虽不说,可心里却都是明白着的。王爷如今这么做说白了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大伙着想,对此大伙都是支持王爷的。”亲卫压低声音说道。

其实的确如这亲卫所言,在蒙古的清军或者说满人其实对于现在的清廷并没有太多敬畏,甚至说忠心。

自雍亲王进摄政王后,关于清廷的一些变化就传到了蒙古,而且清廷又杀了耿额,同时下令让鄂尔泰分兵,一路返回西北归于清廷,另一路去辽东归于怡亲王。

这样的举动意味着什么?别说鄂尔泰了,凡是有些政治敏感度的满人心里都清楚。何况鄂尔泰治军很有一手,在军中威望甚高,退入蒙古后相比辽东和西北的清军而言,蒙古的部队虽比不上当初在中原的时候,却在物资保障等方面却要好了许多。

要说一开始这些满人还有着打回中原重兴大清的想法,可到了现在的地步生存才是他们最迫切的希望。明军的强大,就连当初作为中原之主的大清都抗衡不了,更不用说如今的清廷了。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建兴皇帝是死是活谁都不知道,雍亲王上位后排挤异己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如果继续跟着雍亲王一条道走下去,恐怕他们这些人不是当了炮灰就是和清廷一起灭亡。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满人自然要为自己的出路着想,而现在鄂尔泰投靠大明封了顺义王,这也等于说一直悬在他们头顶的利剑已烟消云散。

鄂尔泰神情有些恍惚,他没想到自己被册封顺义王的消息传开后,自己的部下支持的反而更多。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人心已经散了啊!这人心一散,队伍就不好带了。

别说自己的部下了,就连那些蒙古人这些日子也不是欢天喜地的?之前还跑来自己这边告状的巴图眼下也不说什么了,反而屁颠颠地和大明商人做起了买卖,所以说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一旦鄂尔泰不接受大明的册封,先不说自己部下的反应,恐怕原本压制住的蒙古人就不答应。

之前愤怒的心情现在已经渐渐平息,鄂尔泰琢磨着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思索了片刻,鄂尔泰终于下了决心,在这种时候他已不可能再明确拒绝大明册封了,如果他这么做的话非但把自己推向了绝境,甚至还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大明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要的就是确定蒙古和大明的君臣定位,同时扶持一个所谓的顺义王出来控制住蒙古。

假如自己拒绝的话,非但把自己的退路堵死,说不定大明那边更乐于见到蒙古大乱,等到哪时候大明完全可以重新扶持一个顺义王出来,而到哪时候自己就没了任何利用价值,这是鄂尔泰绝对不愿意看见的结果。

挥挥手,让亲卫下去,鄂尔泰心里有了想法,而这个想法也是他目前唯一能做的。

两日后,鄂尔泰聚集帐下各将领会议,召开这个会议的理由自然是为了所谓的军事行动,可实际上鄂尔泰是要借这个会议的理由清除一些不稳定因素。

当各级将领如期来到准备参加会议的时候,早就做好准备的鄂尔泰毫不迟疑地动手了,他一口气囚禁了两名参将、五个游击还有十几位中下级军官,然后直接把这些人的部队全部打散,交由自己信得过的亲信。

在动手地同时,冲突是难免的,可这种冲突对于早就有准备的鄂尔泰来讲根本就不在话下。轻而易举地处理了内部可能的问题后,鄂尔泰马上就联系了蒙古各部,以争取蒙古各部王爷、台吉的支持。

对于归顺大明,这件事其实对蒙古人而言并不算什么,毕竟自蒙古帝国崩溃后,整个蒙古就再也没有统一过。哪怕前明的时候,蒙古最强盛时也是分成两个或者三个大势力而已,再也没有蒙古帝国时期的辉煌。

几十年前的战争,导致准格尔部一统蒙古的梦想破灭,而接下来的漠北战争使得漠北三部名存实亡。如今蒙古各部如同一盘散沙,各部王爷、台吉无不为自己的前途着想,再加上强大的大明又在南边,谁不担忧明军会攻过来?

对于蒙古人来说,投靠强者是他们的生存之道,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就是草原民族的灾难。为了生存,投靠强者是理所当然的事,哪怕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