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节(第1/3页)
章节报错
平安听闻连连点头,没错,侄子保护叔叔,说到哪里都不可能有错。
朱棣苦涩不已,对徐辉祖哼了声:“皇上不止爱护我这个叔叔,恐怕连你们也一起爱护。”
徐辉祖坦然:“那也是我的荣幸。”
问心无愧,心无他想。
徐辉祖不介意身边多几个侦察兵,这些人虽然是朱允炆的眼线,但也是实打实的高手,在战场之上,也是可以用命来守护自己的人。
他们隐在军中的第一使命,不是打小报告,而是保护主帅、将领安危。
“今日晚间,将此法告知全军,明日起,加快行军速度,多备口粮。”
朱棣下达了军令。
顾三审了然,带侦察兵、安全局与九百斥候,近千军士,将人手全都撒了出去,这些人全都配备了望远镜、护目镜、指南针、舆图,掌握着沙漠之中辨识方向的本事,如通过沙丘、沙漠中的植物等。
沙漠中制水,虽无法得到大量水源,但足够让军士得到良好补充,配合后勤、马奶、骆驼奶等,军队基本摆脱了水困境,日行军速度从四十余里,重新回到六十里。
军队突然加快行军,确实惊动了蛰藏在大军之中的细作,趁夜色有人就往营地外溜达,还没溜达出营地,就被安全局的军士给抓了,有些本就属于营地外巡视的,趁机骑马逃走,可也没跑出三里路,便被隐藏的侦察兵与斥候射杀。
十六人!
这是细作的数量!
朱棣对此并不介意,而是雷打不动的日行军六十里,大军逐渐穿过了瀚海中部,向北挺进。
与此同时,情报沿着后勤的道路,不断传入军中。
袁岳的大军已穿过了哈剌温山,驻扎在捕鱼儿海附近,并没有发现鞑靼主力踪迹,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是翻过乔巴山,前往胪朐河搜寻,自西面接近忽兰忽失温。
面对袁岳突然的行动,朱棣表现得很是紧张,连忙召集徐辉祖、平安、铁铉等人商议对策。
铁铉审视着舆图,松了一口气:“袁岳虽然带的是全骑兵,然胪朐河两岸广袤,不是一时半会便可以完成搜寻,等他从胪朐河赶过来,我们的大军应该走出了瀚海。”
“应该?”
朱棣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袁岳先一步惊动了鞑靼主力又如何?若鞑靼再北逃,咱们的粮草后勤未必能支撑得住!不能让袁岳继续西进了!”
铁的意志,瀚海强行军
鹰就这么一只,谁射杀,功劳就是谁的。
朱棣不允许覆灭鞑靼的功劳被袁岳抢走,更重要的是,袁岳的力量根本不足以吃掉鞑靼主力,但他出现在鞑靼主力东面,加上征北大军在瀚海之中行军,鞑靼很可能会因为两方面的压力不得不选择北遁或西逃。
大明需要的是决战,是战场之上彻底消灭鞑靼的主力,让其再无翻身机会!
若鞑靼就此跑路,那大的战略便无法实现,而想要再找另一次机会收拾鞑靼,又不知是多少年!
可袁岳并非征北大军中的一员,他现在还挂在大宁都司之下,并不受朱棣节制。加上朱棣的大军在瀚海之中,距离捕鱼儿海远得很,想要传递一封情报需要的时间至少在半个月以上。
而收到袁岳的消息,同样需要如此长的时间。
朱棣看向铁铉:“皇上派袁岳西进,为的是歼灭鞑靼部落,不是为了正面与鞑靼主力决战。本雅失里、阿鲁台是征北大军的对手,不是他袁岳的!我们不能冒险,任由袁岳西进。”
平安盯着舆图,事关全军军功与荣耀,确实不能让袁岳那小子抢了先:“眼下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让袁岳停止前进,收敛力量,眼下只有一个办法!”
杨溥深深吸了一口气:“加速行军!”
没错,只有这一个办法!
朱棣看向徐辉祖:“大军距离出瀚海还有多少路程?”
徐辉祖走至舆图前,仔细看了看,沉声道:“若我们没有偏离方向的话,距离出瀚海,日行六十里,尚需要十日,也就是六百余里。”
“七日,七日之后出瀚海!”
朱棣目光坚毅。
段云、铁铉、杨溥等人深吸了一口气,徐辉祖也有些不安。
这里是沙漠,不是关内大道,行军六十里已经接近军士极限,若十日路程用七日走完,那就意味着军士日行要达到八十里以上!
八十里!
这在混凝土道路之上行军都是困难,何况是松软的沙漠,茫茫的风沙时不时吹起!
朱棣看着众人,严肃地说:“你们告诉军士,谁若是愿意舍弃消灭鞑靼主力,建功立业的军功,谁就留下来慢慢行军,本帅绝不责怪!谁若是想要觅个封侯,决战鞑靼,那就必须提上速度!”
徐辉祖、平安等人面色凝重。
只能如此,那就干吧。
大督官、督官开始鼓动军队士气,说明情况,军士一听,啥东西,就这么一块肥肉,袁岳还想来吃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