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他还是多做事,少夸海口的好。

梅泠香许久前便想过,她会嫁一位书生,等那书生考取功名,她便随他到任上,照顾好他们的家。

可事实上,她嫁的并非书生,还是没有读书天分的章鸣珂。

梅泠香对他的期待是怎样的呢?她其实并未真正期待过他建功立业,她只是希望他做一个普通的,神情体壮,有担当的好人,遇到意外能庇护一家老小。

从他不畏强权,朝那姓黄的狗官挥拳的一刻起,她便相信他能满足他的期许。

是以,听见章鸣珂这样说,梅泠香主动朝他依偎过来,枕在他臂弯,抬起在衾被间烘暖的指腹,描摹着他眉眼:“郎君不必建功立业,我们只要能过踏实安稳的日子便好,我说你是好夫君,你便是,你自己说了不算。因为,你是我的夫君。”

“泠香,泠香。”他不知疲倦地唤着她,短暂的失落一扫而空,重新擎起战旗,朝着他想给他的未来进发。

她是他的娘子,她把一切温柔美好都给了她,他便一定要给她挣下什么来。

他能挣来什么,什么时候能挣到,他尚不可知。

可此刻,将她抵在衾被之下时,他只觉身心都充满了力气。

转眼已是初夏,天气热起来,松云也从遂阳县回来。

她风尘仆仆,有些狼狈,身后两步远处,还跟着一位身着短褐的虬髯大叔。

“少奶奶,我们回来路上遇到了暴乱的兵匪,护送我的两位大哥都已丧生,若非罗大叔相救,恐怕奴婢也没办法活着回来见少奶奶了。”松云说出这番话时,眼神里又惊恐又后怕,显然在路途中被吓得不轻。

蓦地,梅泠香心口一震,她想起自己前世和袁氏出府,四下寻找章鸣珂的情形。

松云口中的兵匪,只怕就是起义军,原来这样早的时候,便已经有起义军了么?

“别怕,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梅泠香想到自己被乱兵刺死的痛楚,宽慰松云时,已是带着哭腔。

前世里,松云并未经历这些,此番是替她挡了煞么?

梅泠香很是后怕,幸好松云平安归来,否则她要后悔死。

可那两位尽职的家丁丢了性命,梅泠香从自己的体己银子里,拿出足足三百两,派人送去给他们的家人。

对于寻常人家而言,足以衣食无忧了。

至于这位罗大叔,梅泠香也问了他几句话,听出是西北口音。

听说家乡闹饥荒,连树皮都没得吃了,他才投军反抗官府。他本以为那些起义军是为民做主的,没想到,他们占领了县衙、府衙,发展壮大之后,便一路南下,烧杀抢虐,洗劫富户,抢夺平民的房屋田地,弄得怨声载道。

“所以,小人当了逃兵,本想回西北去,哪知为了躲避他们,辗转遇到松云姑娘。”罗大叔低下头,看起来有些木讷局促。

“少奶奶,罗大叔是好人,他是不想助纣为虐,才当的逃兵。”松云知道逃兵的名头不好听,便忍不住插嘴替他解释。

随即,她声音弱下来,说出来罗大叔回来的缘由:“少奶奶,罗大叔是鳏夫,家乡人多流离失所,他已没有亲人了,您能不能收留他?”

罗大叔看一眼松云,目露感激,不等梅泠香开口,他便跪下来,给梅泠香磕头:“小人甘愿当护院,不求月银,能有三餐温饱便好。”

能说出这样的话,想必是太久没吃过饱饭了。

梅泠香唏嘘不已,心生恻隐,点点头,让松云带他下去安顿,至少先换身干净衣裳,吃顿饱饭再谈。

没想到,罗大叔饭量极大,一顿能吃七碗饭。力气也大,能一圈捶断园中碗口粗的树干。

“罗大叔习过武?”梅泠香望着树干断裂的地方,心念微动。

吃饱饭,罗大叔话多了一些,挠挠头,笑意质朴:“早年跟人干镖局,跟镖头学过,打斗多了,身手还算不错,能混口饭吃,后来换了新的镖头,跟小人有些不对付,小人便回乡种地去了。”

梅泠香默默瞧着,这位罗大叔比她先前见过的几位武师父,身手要扎实得多,应当有几分真本事。

他跟着习武的前镖头,或许有些来头。

“罗大叔,我有个不情之请,想请您收我家夫君为徒,教他武艺,每月五两月银,三餐管饱,不知大叔愿不愿意?”

罗大叔一听,被她开出的条件惊到。

待反应过来,赶紧要磕头,梅泠香示意松云拦住他:“大叔不必多礼,若教得好,还有赏银。”

章鸣珂跟罗大叔倒也投缘,与罗大叔比试一番之后,便很愿意跟着学。

罗大叔夸他筋骨绝佳,是习武的好苗子,梅泠香只当客套话听,毕竟这世上哪有年及十八的“苗子”?

可章鸣珂听到心里去,几乎成了武痴,铺子里也去得少了,有时还和罗大叔一道提着满桶水爬山玩。

梅泠香听到下人禀报,直摇头。

事情办妥之后,她才告诉袁氏,袁太太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