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

铃木厚人的左手不由隐隐有些颤抖。

他是角杙粒子项目的主导人,从贡献上来说,项目组内无人可与他比肩。

在2015年错失了诺奖之后。

铃木厚人最大的愿望,便是在自己死前能够得到一次诺奖。

按照医生的诊断结果,他的结核病最多只能再活两年,顶天三年。

作为知名战犯、侵华期间杀害了5470名华夏人民的铃木启久的侄孙,铃木厚人其实并不怕死。(我感觉有些东西真的太神奇了,我选择铃木厚人作为丑角的原因只是因为他是神冈探测器暗物质项目的负责人,同时发表过看不起华夏中微子研究的言论,结果我昨天翻去神冈官网继续查资料的时候忽然发现他的舅老爷是铃木启久,核对了生卒年份后确定是同一人,真的是坏的一脉相承……)

他怕的是自己死前,还留有遗憾。

而这一次……

便是他最后的机会。

现在是二月初,距离诺奖颁布还有八到九个月。

按照如今的医疗水平,即便按最坏的情况来看,他的身体也应该还扛得到那时候。

因此他唯一要担心的就是……

cern那边的成果,到底是什么级别?

如果相差不多的话,或许有些事情就可以操作一下了。

一如2020年的那次刀光剑影……

而就在铃木厚人心绪扩散的同时。

遥远的cern会议中心内。

卢卡斯同样向自己的好友问出了这个问题:

“拉尔斯,cern的这轮成果,能压过那群霓虹人吗?”

……

斧头就得吃正宗哒!

cern会议现场。

听到卢卡斯的这番话。

拉尔斯的目光顿时凝重了不少。

虽然出于保密需要,cern对于这次成果的详细内容一直没有公开。

但作为bebc气泡室的项目监理,拉尔斯还是很清楚今天这份报告的内容的。

因为……

这份右手中微子的相关报告,正是出自bebc。

bebc的全名叫做big european bubble chaber,也就是大欧洲气泡室。

气泡室这个词听起来可能会让人想到吹泡泡,但实际上……

这玩意儿还真是吹泡泡用的。

气泡室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1952年,提出者是赫赫有名的唐纳德·格拉泽。

也就是那个75岁高龄还悍然出柜的知名基佬……

他在一个压力容器内充满过热液体,当带电粒子进入其中时,便会沿着其径迹形成一连串的气泡,咕嘟咕嘟的冒出来。

由于外加磁场的作用,粒子的径迹还会呈现螺旋形。

事后通过研究这些气泡的照片就能估算入射粒子的能量、质量和种类。

这就是气泡室的由来。

当然了。

现如今的气泡室和唐纳德·格拉泽设计之初的设备,已经截然是天上地下的两个概念了。

唐纳德·格拉泽最早设计的气泡室只有2毫米,填充的液体先是啤酒,结果发现他哥哥会把啤酒喝完后就改成了乙醚。

而现如今的气泡室规格都是数米起步,典型的代表就是拉尔斯他们的bebc。

bebc的气泡室直径足足有直径37米、高4米、同时还配备有世界上最大超导磁体。

从建成之初,它的使命就只有一个:

破解中微子和强子的奥秘。

cern宣称在bebc完成使命后,就会立刻用一场盛大的爆破来为bebc谢幕。

所以绝大多数的bebc员工进入bebc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亲手把这间气泡室送走……

好了。

视线再回归原处。

总而言之。

拉尔斯虽然不是今天报告会的主讲人,但眼下这份成果就是在他眼皮子底下诞生的,因此他对于这份报告的含金量有着极其清晰的认知。

于是他想了想,对卢卡斯说道:

“卢卡斯,反正你很快也会知道我们的成果,所以我也就不瞒着你了。”

“虽然我很讨厌那群平日里装作很有礼貌实际上却极其下作的霓虹人,但不得不承认,他们这次发现的那颗粒子在性质上确实有些超出我们的预料。”

“比如我们预估的g因子至多也就15左右,没想到他们居然突破了2……”

卢卡斯闻言看了好友一眼,打趣道:

“……拉尔斯,你准备现在就投降?我记得这里和高卢就隔着一座小山坡……”

“怎么可能?”

拉尔斯闻言一愣,回过神后仿佛被刺激到了似的,声音骤然拔高了不少。

不过在见到周围人投来的目光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