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这个理论的时候,盖尔曼世界都变亮了。

同时那个所谓的元强子模型除了物理现象、数学推导极其完美之外,在个人感官上也相当符合盖尔曼的口味。

当然了。

如果徐云此时能够看透盖尔曼的内心想法,多半会有些无奈的摊一摊手。

符合盖尔曼口味……

这几乎是一种必然好吧。

毕竟……

徐云和赵忠尧所优化出来的元强子模型,其中有很多灵感都来自盖尔曼提出的夸克模型呢。

这相当于你穿越到2006年给辰东看《遮天》,他不喜欢才怪呢。

“对了。”

随后盖尔曼忽然想到了什么,迫切的对古兹密特问道:

“古兹密特先生,这是哪个实验室写出来的论文?”

“加州理工?巴达维亚?劳伦斯伯克利?还是德国的海森堡先生带领的cern?”

古兹密特在给盖尔曼论文的时候特意敛去了有着作家署名的封面,因此盖尔曼虽然看完了论文内容,但却不知道论文的作者是谁。

此时他嘴里冒出的这几个名字都是当世的顶尖实验室,内中大多都坐镇着一位或者数位顶尖的大佬。

比如加州理工目前的理论物理当家人是理查德·费曼,再过四年后的诺贝尔奖得主。

在徐云穿越的那个年代,《费曼物理学讲义》搞理论物理的几乎人手一套。

巴达维亚嘛……

则是未来费米实验室的前身。

也就是将来海对面最大、全球第二大的高能物理实验室,1955年诺奖得主波利卡普·库施目前便供职于此。

剩下的劳伦斯伯克利和cern也都是个顶个的头牌机构,其中有些大佬连盖尔曼都要抬头仰望。

在盖尔曼想来。

如果说有谁能够写出这种论文,那么答案必然是这几者之一。

但很快令他面露愕然的是。

古兹密特却坚定的摇了摇头,否决了他的猜测:

“默里先生,你猜错了,论文的编纂者并不是你提到的这些机构。”

“事实上,这篇论文的作者是……华夏人。”

“华夏人?”

盖尔曼顿时一怔,嘴里下意识脱口了一个人名:

“难道是杨?或者李?”

盖尔曼口中的杨和李指的自然便是杨振宁和李政道,现今海对面物理学界最出名的两位华夏人。

然而在盖尔曼的注视下。

古兹密特再次给出了一个否定的回复:

“不,是华夏本土的华夏人……唔,或许还要加上一头驴。”

……

论文定刊!

华夏本土的华夏人?

听到古兹密特嘴中冒出的这几个字。

盖尔曼整个人的脑袋不由下意识向前一伸,做出了一个类似乌龟探头的滑稽动作。

不过很快。

这位年轻的理论物理大佬便回过了神。

只见他用力揉了揉自己的大鼻子,再次看了眼手中的论文,心中陡然冒出了一个猜测:

“古兹密特先生,莫非……是赵教授他们做出的成果?”

说出“赵教授”这几个字的时候。

盖尔曼的脸上出现了一丝极其明显的意动。

早先提及过。

盖尔曼在耶鲁大学那会儿,曾经在赵忠尧手下听过一段时间的课。

如果不是因为赵忠尧后来选择回国,他们多半就会成为一对被后人津津乐道的师徒。

这也是盖尔曼人生的一大憾事。

不过尽管没有师徒之缘,盖尔曼依旧长期保持着对赵忠尧的尊敬。

例如他无论是采访、自传还是写信,每提及赵忠尧的时候都会用“教授”对其进行称呼。

听到盖尔曼的问话,古兹密特轻轻点了点头:

“没错,论文的第一署名正是赵,另外还有hsien teng、kcwang等几位华夏科学家。”

盖尔曼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hsien teng和kcwang,指的自然便是陆光达和王淦昌二人。

当年这两个名字在欧美科学界可谓是耀眼无比,不知道闪瞎过多少人的眼球,妥妥天才的代名词。

盖尔曼虽然和他们本人没太多交集,但这几位的大名还是听说过的。

不过很快盖尔曼便又坐正了几分身子,眼中重新露出了一股迷茫:

“不对啊……古兹密特先生,赵教授和hsien teng这几位的能力毋庸置疑,但是……”

“他们哪里搞到的加速器设备?——按照实验数据来看,他们使用的实验加速器最少都在30v以上吧?”

古兹密特没有说话,只是简单的笑了笑。

果不其然。

盖尔曼也注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