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节(第1/3页)
章节报错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至少明军的兵力十分充足。
中军、前军各八个师,超过十七万人,这样的兵力放在任何一个战场,都是决定性的战略兵团,占了明军总兵力三分之一以上。
济尔哈朗都不需要能对明军造成多大伤亡,只要能够牵制住中路军,不让李过能够北上中原,与文安之会师,那就是力挽天倾的头等功劳。
所以才会这般龟缩城防,不轻易出城野战,就是为了消磨时间。
探查了数日,而后回营汇总,李过认为,攻取襄阳,其实关键不在城内,而是城外。
主要是南面的鹿门山,和北面的樊城,这两个要点必须拔出,否则纵是大军围城,对方也能通过此二地侧击腹背,让明军无法专心攻城。
故而枣阳方向的光复前军,在击破枣阳防线以后,却是不能直接参与围攻襄阳的战役,而是必须先拔出襄水北岸,隔河相望的樊城。
同样的,光复中军方面,也要先拿下南边的鹿门山。
这让襄阳守军更加游刃有余,可以层层布防阻击明军。
好在,承天府战役之后,明军新式重炮的威力得到了检验,对于攻坚克难,增添了一柄利器。
相比于东路战场上,胆大妄为的岳乐、图海等年轻将领,济尔哈朗明显要稳重得多。
他先是驱逐了襄阳城中大量妇孺,当然,其实这时候的襄阳城,也没多少人口了。
崇祯年间,军阀左良玉为了裹挟增添军力,用武力相挟,强迫襄阳全城百姓从军,无论老弱,以至于左良玉手中“兵力”一度高达八十万。
简单想想就知道,这八十万大军,其实和农民军那种裹挟饥民的飞蝗式部队差不多,甚至更糟糕,毕竟人家李自成、张献忠起码还会开仓放粮,而左良玉这种,完全是凭借武力威胁。
事实上,这八十万大军也大多成为了明末战争中的炮灰,直到左梦庚降清时,只剩下十多万了。
而所造成的结果,就是襄樊江汉之地,百姓十不存三,李过大军一路所经之地,明明是湖广地方难得的肥沃田土,却在春耕时节,抛荒严重,人烟稀少,让李过心中颇为沉重。
遗留下来的百姓,均是菜色瘦骨,即使人地矛盾在被物理清除以后,并不严重,但襄樊作为明清双方对峙最前线,几年以来,满清施行极其严苛的坚壁清野,还大量摊派,征发壮丁修缮城防堡寨,士民负担反而更重。
当初朱由榔一力坚持之下,让李过入阁成为宰相,对他个人而言,最大的影响倒不是权力变大了,而是视野更加宽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至少面对这些野草丛生的良田,作为大明宰相的李过明白意味着什么。
北伐之时第一步,如何恢复生产,尽可能弥补数十年天灾,对于关内百姓所造成的巨大创伤,才是真正的难关。
正因为如此,自己才必须要打赢这一仗,大明才必须要打赢这一仗。
否则如果失败,等下一次机会成熟,关内士民还要等多久,五年?十年?二十年?
晚一天,一月,都是多少条人命,多少沉重的负担。
中原、北直百姓也是百姓,不能因为没有回归朝廷治下,就不在乎他们哀愁喜乐。
李过因此坚定了尽快结束战争的决心,同时也理解了朱由榔不顾朝中许多大臣,和江南士绅的反对,坚持提早进行北伐的意志。
光烈七年,二月十一,缓慢行进的重炮营抵达枣阳城外,高一功迅速部署攻城。
光复前军八个师的所有炮营都被集结起来,排列出六个炮兵阵地,超过三百八十门中轻型野战炮,外加重炮营二十多门大口径攻城炮。
合计四百多黑洞洞的炮口,朝着枣阳城墙,同时迸射火焰,一时间,山川震动。
结果也显然易见,只用了三个时辰,枣阳城东、城南数百丈的城墙全部被轰击坍塌,烟尘动地。
城内的五千清兵,在炮击中就死伤数百,几乎在城破的同时,守将就于惊慌之中意欲逃窜。
但在绝对兵力优势之下,整个枣阳城被八个师,近九万明军围得水泄不通,只得缚手投降。
李过勒马行入在炮火摧残之下,残破不堪的枣阳城。
此时此景,他并不觉得悲凉,只恨速度不够快。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进城以后,李过入住枣阳县衙,却发现县衙后面一里开外,有一座几百年前所立的碑石。
问询后方知,乃是南宋年间为纪念抗金名将孟拱所立。
孟拱家族本是山西人,靖康国难,举家南逃,后来其曾祖投奔岳家军,便在枣阳安家。
而这襄樊数县之地,就是当年岳家军驻兵之处所在,岳飞南下以后,派兵收复了襄樊六郡,在此屯田募兵,经营军略,以此作为自己的北伐基地。
李过这些年也一直在堵胤锡的帮助下通读史策,听闻此言,这位已有五旬的老将颇为感慨,时隔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