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节(第2/3页)
章节报错
有了打头的,杨荣便也站了起来,还没走两步,便看到了杨溥起身,两人一起行礼退出。
朱允炆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
受卷官负责收拢试卷,处理好之后,便马上送弥封所,弥封之后,会直接转给内阁的读卷官。
为了提高读卷效率,朱允炆采取的是收一份卷、处理一份卷的策略,而不是等待全部试卷收拢之后,再一起送去弥封、读卷。
这种方式,提高了读卷效率,也给了剩余贡士足够的压力。
申时尚未过半,所有贡士便已答卷,退出了奉天殿。
朱允炆摆驾回了后宫。
内阁大殿内,内阁、翰林院、六部、都察院主要官员悉数在列,针对每一份试卷给出评阅,分出一甲、二甲、三甲,然后集体决议,预选出殿试的前三名。
这些工作,需要在殿试当晚完成。
次日一早,朱允炆亲至内阁,方孝孺领衔读卷官,向朱允炆汇报评议结果。
朱允炆端坐在上,方孝孺肃然上前,行礼下跪,然后展开预选第一名的卷子,高声朗读:“臣对……”
朗读完毕之后,司礼监太监接过试卷,呈送至御案,朱允炆看过之后,方孝孺叩头退至一旁,然后是下一位读卷官,手持预选第二名试卷,下跪朗读……
读卷过程有着严苛的礼仪规制,肃穆庄重。
读完预选前三名试卷之后,便会停下来。
朱允炆听闻之后,总感觉前三行文大意还与自己所求有些差距,便言道:“再读三卷。”
此时后续的读卷官,则会拿出二甲前三名的卷子,依次朗读。
在听闻到“兴民之策,在于田产……臣窃以为,可在农桑之外,诱民富产,殖养牲畜、百物”时,朱允炆眼前一亮,没想到大明还有懂得多元化经营的人才,这不可多得,应该弄到前三去。
听过六卷之后,朱允炆心中已有计较,便挥了挥手,道:“且容朕考虑一二。”
方孝孺、解缙等读卷官施礼告退,离开内阁,到文华门外等待。
整个科举考试中,皇上真正决定的,也就状元、榜眼与探花前三名,有时候偶尔会到二甲前三名或前七名,剩下的二甲、三甲人员,完全由读卷官安排。
朱允炆看着眼前的六份试卷,这些试卷在预选出来结果之后,便已挑开了弥封,可以看到上面的名字。
若是朱允炆认为哪一篇文章好,可以马上宣旨,让其入殿对问,若合适,则点为状元,若不合适,则换一人,接着点。
点状元,对于朱元璋而言,并不是个学问问题,而是个长相问题与玄学问题。
比如在洪武四年会试中,大明开国第一次科举,举国关注,哪个省里出了状元,还不嘚瑟下?
江西新田考生吴伯宗,为江西解元,一看吴伯宗要去京师参加科举,不仅是百姓欢送,连官员都纷纷来送。
可惜,吴伯宗地方卷做得熟,能考第一,但全国卷有些陌生,没考好,殿试也没发挥好,只位列二十四名,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二甲人员了。
然而,事情就这么神奇……
朱元璋主持殿试,大臣预选的第一名为郭翀,朱元璋一看卷子,好啊,太好了,状元就他了,对了,让他进殿,我好仔细看看是哪位。
郭翀入殿,朱元璋就傻眼了,原来是这个家伙啊。
四十多岁了,上半身长,下半身短,面目也难看,这要是点成状元,那不止是大明人笑话,说不定还会被外国人笑话。
朱元璋觉得郭翀太丑,不满意,然后又喊了前面十个贡士入殿,看了看,也不满意,又喊了二十个人进来,瞧来瞧去,哎呀,这个小伙子挺帅啊,你叫什么名字?
吴伯宗?
伯者,大也。
殿试什么最大,状元最大……
好了,虽然你考了二十多名,没关系,咱暗箱操作下,你来当状元吧。
就这样,大帅哥吴伯宗就成为了大明朝第一位状元。
如果只是在高材生里面,因为颜值弄点黑幕,其实也算不得大冤枉,你长得不好看,也不能怪皇上不是……
可最让人看不懂的是,朱元璋点状元,还搞起了玄学。
洪武十八年会试前三名:黄子澄、练子宁、花纶。
朱元璋殿试之后,安排好了,状元花纶,榜样练子宁,探花黄子澄。
放榜之前,这事已经传出去了。
花纶这个高兴,状元啊,荣耀啊,光明啊,家里祖坟一定是冒青烟了……
这边都在庆贺了,第二天放榜了,花纶瞪着眼珠子,找啊找,找过了前三,没有,郁闷至极,说好的我的状元,咋就不见了?
一甲三个名字没自己的,那就继续找吧,好嘛,二甲一百多个人,也没自己的。
我不是状元吗?
咋连个二甲都进不去?
找到了,三甲第五名!
花纶这个悲伤,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