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年,韩榆重回太平府。

房屋建筑陈旧了

些,街道两旁的铺子里也不是熟悉的一张张脸。

当年他和韩松抄书赚钱的书斋早已不在,被一家饭馆取代。

韩榆放下车帘,不免生出时过境迁的怅然。

“主子,到了。”

韩榆回神,凭感觉整理衣冠,下车走到沈宅前,抬手敲门。

“笃笃笃——”

伴随着清脆的铃铛声,大门应声而开,眼前却空无一人。

韩榆眼底浮现诧异,下一瞬,青色长袍传来轻微的拉扯力道。

“你找谁?”

稚嫩的童声强势打破韩榆的疑惑,他低头,和三头身小娃娃四目相对。

小娃娃生得眉清目秀,和他爹年幼时至少有八分相像。

韩榆眸中不禁流露出几丝温柔,嗓音压低,更显和缓:“我来找你爹。”

“找我爹?”小娃娃歪了歪头,说话奶声奶气的,“我爹说他不在。”

韩榆:“”

他好可爱!

无奈过后,韩榆满脑子都是这四个字。

“韩公子?”

熟悉的声音,却比以前苍老了不少。

韩榆抬眸,轻声唤道:“孙爷爷。”

孙管家嘴唇颤了颤,挥退门后的小厮,亲自把半掩的院门拉开:“韩公子快进来,少爷在书房,他若是知道您来了,一定很高兴。”

韩榆勾唇,俯身一把捞起小娃娃,同孙管家说笑:“方才琅哥儿开门,我第一眼都没发现他。”

沈元琅,沈华灿独子,亲近之人都唤他琅哥儿。

孙管家想到多年前,韩榆和席乐安初次登门拜访,他也差

点没发现门外的三个小萝卜头。

那时老爷还在,如今却

孙管家霎时红了眼,背过身擦眼角。

琅哥儿乖乖趴在韩榆怀里,仰起脑袋看他:“你是谁?”

韩榆掐了下他的婴儿肥脸蛋,力道很轻:“琅哥儿,我是你干爹。”

琅哥儿眨巴眼:“干爹?”

“诶!”

年纪轻轻就无痛当爹了,真好。

说话间,三人来到书房外。

孙管家敲门:“少爷,您看谁来了。”

沈华灿打开门,入目是阔别三年的好友。

好友抱着他的长子,狭长的眼眸中盛着盈盈笑意。

“灿哥儿,我回来了。”

灿哥儿,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称呼。

自从祖父去世,回到太平府守孝,就再也没有人这样叫过他了。

沈华灿笑着,眼睛也湿润了。

“如今大越谁人不知韩榆韩知府,前几日去书斋,掌柜家的三岁小儿都嚷嚷着要和韩知府一样,考个状元回来玩玩。”

韩榆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吃了粒花生米。

夜风袭来,他感觉到从未有过的放松。

“灿哥儿你就别取笑我了。”韩榆替他斟酒,“旁人不知道,难道你还不看出来吗?”

分明是永庆帝有意宣扬,才会有今日扬名大越的韩榆。

这样才能兼备的臣子对君主忠心无二,不更能说明永庆帝是一代明君么?

另一方面,也是把韩榆彻底绑死在永庆帝这条船上,完全杜绝韩榆脚踏两条船,或者另投他人的可能。

沈华灿笑了声,似讥似讽,眼里哀伤与愤懑交织。

韩榆没再说什么,只拍了拍他的肩膀。

当年的确是梅达授意沈家人害死了沈寒松,可追溯根源,真正的凶手至今仍好好活着。

高官厚禄,手握重兵,连永庆帝都要忌惮一二。

这大抵便是沈绍钧弥留之际最大的遗憾了吧。

沈华灿深吸一口气,转移话题:“现如今你已成众矢之的,切记万事小心,别让我跟韩二哥还有安哥儿担心。”

韩榆端起酒杯,和沈华灿的相碰:“放心,我心中有数。”

二人相视一笑,仰头饮尽杯中酒。

翌日,韩榆又去看了韩树和罗先生。

邈邈已有举人功名,观观也在去年通过了县试和府试,成为一名正儿八经的童生。

他二人都在太平镇,见到韩榆自是欢喜不已。

三年未见,叔侄之间并无生疏,两个十多岁的小少年反而更爱黏着韩榆了。

韩榆乐见其成,趁还没离开,好生考校了他们。

邈邈和观观都是聪明孩子,不带停顿地回答了韩榆所有的问题。

韩榆一手一个,挼了挼两人的脑袋瓜:“我在越京等你们。”

两个半大少年脸蛋红扑扑,异口同声地喊:“好!”

罗先生比师公还要大几岁,身体也不似以往硬朗,当年被权贵敲断的腿已经无法支撑他走路。

韩榆到私塾时,罗先生正坐在轮椅上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