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仪 第108(第2/3页)
章节报错
面前这辆马车载了不少货物,是进城采购的一对爷孙,过所匆匆掠过,就把人放出去了。
天色灰蒙蒙的,酉时初刻,下起了大雪。
马车折向北面,送去城郭一户老农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切做的天衣无缝,离开村落时,天色彻底暗下,乌先生将马车摔入沿途一片深湖,解开马套,拉着李凤宁上马,将她绑在身后一路往西北疾驰。
同一时刻的奉天殿,身穿衮服的裴浚正由百官拥簇饮酒。
殿内歌舞升平,四下炮竹声响。
隐约听到嘭的一声,一束瑰艳的烟火冲上半空,裴浚忍不住离席来到奉天殿台阶前。
又是一场无比盛大的烟花焰。
目光所及之处均被四周的焰火给占据,脑海在这一瞬忍不住想,
李凤宁,这场为你而燃的焰火,你看到了吗?
她当然看到了。
雪大片大片地砸在她面颊,寒风从耳边呼啸而过,凤宁回过眸,望向身后的京城。
视线被林木遮挡什么都瞧不见,直到跃上一片高坡,只见远方的上空,有无数火光沸然绽放。
这一回的烟花又精进了,图案越发美艳繁复,天际仿佛挂了一片光帘,欢呼呐喊久久不绝。
乌先生的马太快了,快到她甚至来不及看仔细,满城的烟火在她视线里徐徐撤退,恍若一座美轮美奂的海市蜃楼矗立在天际,矗立在时光的尽头。
真美呀,与那晚的烟火一般辉煌绚烂。
凤宁扬眉一笑,视线久久凝视不挪分毫,直到远处那座蜃楼的光芒渐渐褪去,轮廓也慢慢变得模糊,彻底沉入燕山下后,她方才转过身来。
朝着远方,不再回头。
第66章
元旦伊始,天还没亮,养心殿的内侍早已备好龙袍仪仗,伺候裴浚穿戴后前往奉天殿接受百官朝拜,朝中五品以上官员也从卯时起便在奉天殿外的台樨候着,卯时正,朝霞隐现,皇帝升御座,卷帘撩开,长钟鸣响,百官入殿参拜。
随后其余官员退出,打内廷司处领一盒百事大吉盒出宫,盒子里装着柿饼、荔枝、桂圆、栗子、枣等,寓意又好,东西皆是上品,得了回去分与家里的子侄妇孺吃,谓之同沐君恩,至于三品以上大臣便留下来,与皇帝进行早会。
这一场早会十分重要,几乎这一年的国策方略便在这里定下了。
下午接见各国使者,群臣同宴,席中丝竹管弦伴乐,裴浚与百官当场赋诗唱和,好不热闹。到了初二,裴浚又陪着太后与皇亲国戚举办宫廷家宴,几乎无一刻得闲。
再说回“乌先生”,在好友家里喝得酩汀大醉后,囫囵睡了一觉,至初一午时起,踉踉跄跄出门跌入自己的马车,请了好友府上的小厮赶车送他回李府学堂。
随后人进了学堂再也没出来。
随行的锦衣卫当然会觉得有些蹊跷,这位乌先生喝了个酒出来身形变了少许,瞧着像是魁梧了些,睡发福了?
他盯了一夜,人都盯犯困了,定睛一瞧还是那身衣裳没错,心想大约是自己眼花看迷糊了,闻着大年初一浓浓的年味,浑不在意地哼了几声,将这个念头挥去。
李巍登门去给乌先生拜年,在院内转了一圈不见人影,只当他出去了,也不作他想。
那人神出鬼没,白日没什么动静,夜里偶尔燃上一盏灯做掩护,一时也没引起怀疑。
至于那李凤宁呢,自回来就在院子里睡着,说是要睡上三日,谁也别打搅她,连吃的都不必送,说是备了几盒糕点,饿不着,只管让她睡个饱觉。
李巍等人被皇帝打怕了,当日擂的一脚如今落了病根,时不时咳上几声,心衰无力,还真不敢违拗这位祖宗的意思,除夕那夜悄悄在院子外瞅了瞅,不见动静没管,初一还是着人送了一碗春饼给她,也没动。
到了傍晚,李巍出门给同窗上峰拜完年回来,再送吃食时,里面还没动静,这下担心女儿出事,带着一婆子破门而入,环视一周,塌上无人,再瞅一眼那张小小梳妆台,上头留下一封手书,告诉李巍,她被皇帝接去跨院了。
李巍松了一口气。
是李凤宁亲笔,他不至于认不出来,皇帝神出鬼没接走女儿实在不稀奇,此事便丢下不提。
谁也没料到在这个万家团圆的喜庆元旦,李凤宁与乌先生会逃离京城,阴差阳错消息错开,以至真相被掩盖,迟迟没能惊动奉天殿那位。
裴浚也实在太忙,国宴家宴,朝务外使,每一个场合需他亲自露面,上回太后寿宴离席已招来太后十分不满,眼下新年伊始,可不能再惹老人家不快,好不容易熬到初三,循例先去太庙祭祀,再去奉先殿祭拜父母,赶在午时初结束仪式回到养心殿。
裴浚念着要陪李凤宁用午膳,匆忙进了内殿换衣裳,随后问韩玉,
“卷卷呢?”
李凤宁数次跟他提过卷卷,想把卷卷接出宫养,被裴浚找借口给拒绝,他拒绝的原因很简单,盼着李凤宁入宫,腊月二十九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