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节(第1/3页)
章节报错
枢密院制度,枢密使、枢密副使之下,设有两名左右都承旨,相当于秘书长,以及若干承旨,相当于秘书和部门领导。
其中枢密副使位同都督,都承旨位同总兵,承旨位同副将。
而眼前这位年轻的枢密承旨,正是当年第一批教导师出身的军官,黔国公之后,沐显忠。
他作为教导师第一批毕业的,接受系统军事教育的军官,被分配到了炮营,先是担任哨总,而后参佐、参将,如今也有六年的军旅生涯。
年前被调回枢密院担任承旨,负责协调全军炮兵调动工作,这是升官的预兆,一般情况下,明军中上层军官升迁,都会先调回枢密院锻炼一段时间。
光复诸军各兵种当中,若论升迁最快的,莫过于炮兵。
盖因技术性实在太强,人才培养周期长,而这几年炮兵扩编又快,以至于不少青年军官短短几年时间里,就连跳三四级。
更何况沐显忠这种勋贵出身,有关系的。
“四营止步!以纵队阵型构建阵地!”
“六营往前百步,列为横队,隔位排列!”
……
沐显忠站在高处,手持望远镜,观望整个城外平原地带,口中命令不断,每下达一条口令,身侧的传令军士就会挥舞各色令旗,向远处的炮营传达信息。
足足耗费了一个时辰,明军火炮队列才顶着城头源源不断的炮火射击之下,整顿完毕。
自西门、南门、东门,三面围拢,炮阵横跨十余里,到处都是黑洞洞的炮口。
刚才被动挨打近一个时辰,明军损毁了八门火炮,近百士卒死伤,正憋着一股子气。
“一发装填!”
“一发装填……”
传令声绵延十数里,襄阳城中都依稀可闻,整个城外都是弹药装填的声音。
还未发炮,就已然相当吓人了。
沐显忠面色一凌,深吸一口气,高举左臂,大声呼道
“放!”
上百面红色三角令旗,依次挥下
“通通通……”
“咻……”
“轰隆!”
如流星雨般飞驰炮弹,划过天际,雨落冰雹似的砸向城头!
顷刻间,地动山摇。
炮战
第一轮齐射,有大量炮弹都错失开,未能击中目标,有的越过了城墙,砸入城内,有的则偏过方向,砸到城外。
但近五百门火炮,哪怕只有一成击中,也是数十枚炮弹。
由青砖、三合土砌成的女墙,被带着巨大惯性的铁球击中,激起散碎烟尘,留下深坑,和变形的砖石。
相较于之前被重炮营半天就拿下的承天府,襄阳城的城墙要宽厚得多,一般野炮炮弹击中后,只是砸碎表面青砖,留下些许凹痕而已,整个墙体丝毫没有被破坏的痕迹。
不过这铺天盖地的宏大气势,还是让人胆颤。
清军城头的炮兵都被吓得愣住了,在身后将佐反复勒令之下,才继续装填射击。
两军火炮进入对射阶段,你来我往,好不热闹,但明军始终占据压倒性优势,倾泻出的弹药,是清军数倍之巨,几乎一边倒的压着打。
从第三轮炮击开始,明军这边在各级军官的反复修正之下,逐渐找到了准头,朝着城头清军炮位倾泻弹药。
“蓬!”
一枚九斤野炮的铁制弹丸,冲破一里多的距离,正中清军城头一尊新式火炮炮位,当即把那火炮砸成了扭曲的废铁,连带着旁边四五个兵丁,都被突然位移的近千斤铸铁炮管砸伤,轻则骨折,重则当场殒命。
襄阳城墙十分宽敞,甚至设有跑马道,想凭借火炮一两日之间轰击坍塌,绝不可能,沐显忠只是寄期望于,能够先把清军城头的反击力量都清扫一空。
襄阳并非孤城,东、西、南三门之外,各有一座屯兵堡垒,位于护城河中间,犹如河上的三座江心岛,凭借吊桥和城中交通,互为呼应。
于是,沐显忠先让各营炮火集中在这三座屯兵堡之上。
-------------------------------------
炮火一直持续到傍晚停歇,火炮寿命有限,当然不可能一直不间断发射,那样很容易炸膛,事实上从第六轮以后,在沐显忠的指挥下,就改为了个炮营轮流发射,将十个炮营分为五个梯队,每个梯队发射两次后轮换。
如此炮击了三个多时辰,直至傍晚收工。
经过一天炮击,先后摧毁清军炮位四十余,占清军火炮总数的近四分之一。
而自身损失,还不到两位数。
这样的结果,倒也没有超出双方预料,明军火炮犀利,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济尔哈朗并不奇怪,他也并没有把希望寄托在火炮对射这种以己之短,量人之长的方面。
随着黄昏日落,随着天色暗下来,两军之间的较量并未停止。
虽然在这年头,还